(梦与狂想的王国纪录片)
- 13
- 2024-12-02 19:01:25
- 16
如何看待地动仪被传从历史教科书上删除后,司南、活字印刷、扁鹊被质疑应删改
个人认为扯蛋过分了,地动仪和司南是什么年代的仪器?至少2000年了!能跟今天的科学比吗?现代复原仿制的又怎么样?原理和探索精神却被否定了!张衡的地动仪最早感应到发生了地震,却因为地动仪是个现代仿制品要被否定掉是不是太钻牛角尖儿了?以今天的科技水平对地震的了解和预测仍然有缺陷,是不是今天地震专业的科学家和学者都在骗人该滚蛋了?司南这个宝贝再有争议,可利用地球磁场的磁性指示方向的原理有问题吗?“灞桥纸”有问题又怎么样?弄清楚,蔡伦的贡献是“改进造纸术”而不是“发明造纸术”,这说明蔡伦之前古代中国已经有纸的存在了,区别只在于有没有大众化的普及。实物有问题那是实物的问题,不应该否定史书的记载和起码的科学原理吧。说活字印刷有问题真是符合眼下急功近利的实用心理,因为所谓的不能实用被否定,发明和创造因为不能实现利益成了废品。人类发展的历史特别是科技发展的过程就是通过不断的探索和积累逐渐有今天的成就的,古人的成就今天看起来当然显得粗糙落后,可是在他们各自的时代确实是逆天的头脑思维和实实在在的成就
地动仪这个东西在历史书上的记载只有短短几十个字。当代人王振铎却根据这几十个字制造了一个所谓的蛤蟆与金龙相对应的所谓“地动仪”并且堂而皇之地被放进了历史教科书的封面。
这种以秽史为正史的做法当然是应该被删除的。同样的,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司南模型也是由王振铎所创造。中国的历史传说中,黄帝大战蚩尤的时候,就发明了司南车。但是,作为中国四大发明中的指南针却并不是王振铎所做的勺子状,而应该是非常小的指针状。
按照地球两极的磁感应强度,只能是那种越小的指针磁感应越强。所以,王振铎的司南模型又一次欺骗了我们。
作为另一个四大发明之一的活字印刷,《梦溪笔谈》的原文我们都学过,自然是布衣毕升所发明,但是这个发明一点用处都没有,只是一个记录而已。中国人到了清朝时期,印书依然是用的雕版印刷。到了清朝后期引进的活字印刷仍然是古腾堡的铅字蒸汽印刷。
至于扁鹊,是否真有其人还很难说。就算真有其人,那他行的那套巫医之道,在今天看来也应该是要被废止的。因此,我们的历史,尤其是历史教科书应该重新正视中国的科技史。把一些原本就不属于或者胡乱创造出来的东西放入正史中,当然是很荒唐的。
我们从小就被教育,中国古代科技发达,举世闻名,地动仪和司南更是堂而皇之出现在历史课本上。近年来,随着民智渐开,这些古代发明多半遭遇质疑。
对于那些盲目的人来说,这也许很难接受,他们甚至会扯出动机论、阴谋论,认为质疑者是不爱国。但很抱歉,如果你熟悉中国历史,就应该明白,这个喜欢以所谓仁和孝衡量人才,实则热衷权谋的国家,从来都没有给科学提供什么发展空间。即使偶有闪光者,在那个时代也被严重边缘化,甚至为世所不容。
这当然也和哲学有关,西方哲学重理性思辨,因此哲学很容易引导科学。中国哲学某种意义上是玄学,并不注重逻辑,并不存在促进科学发展的土壤。
以活字印刷为例,中国所谓的活字印刷术,并无实物可堪考证,而且限于材质,从未用于量产。直到明清两代,中国所采用的印刷术仍然是雕版印刷,尤其是明清小说盛行,雕版大行其道,使中国的雕版印刷发展到了顶峰。
但问题是,也是在明代,德国人古腾堡发明了金属活字印刷术,使得西方文明迎来了大跨越发展。金属活字印刷书使得书籍不再是奢侈品,教会无法垄断知识,识字率大大提升。此后,市民社会逐渐形成,最终诱发了工业革命。直到晚清,金属活字印刷术才传入中国,并在晚清民初成为报业和出版业大发展的关键,使得中国迎来第一次民智开启浪潮。
至于地动仪和司南,我们在历史书上所见的所谓实物,一来为今人所造,二来实际上并无依据,三来功效只得一个“吹”字。它们之所以能堂而皇之进入历史课本,是特殊时代的产物,而且蒙蔽了几代人,我们的父辈至今仍对此深信不疑。也正是这种粉饰,使得许多人至今仍然无法正视中西文明的差距,科技的差距。
别的不知道,我只知道这个消息一年前就有人在悟空问答上面炒作了,当时有人提问了一堆问题,为什么教科书要删除……?
我当时有点费解,后来明白了,有些人唯恐天下不乱,教科书删了哪怕一个字,他都要去问问看怎么回事。问题上,教科书删减内容是正常的行为,却总有人无限放大,放大。人教社回应还是不回应呢?回应你们部分人也看不懂,还会继续质疑,不回应影响不好。
很简单一个道理,教科书编写是非常复杂一件事,技术性非常强,想解答为什么删减,你必须对于教科书版本、教科书编写、这门学科内在逻辑、学生认知水平各个方面等等方面有深入了解,人教社就是开一门为期一年的课,这里面都有可能有解释不到位所有的地方,指望一个声明和回应解释完大家心里所有的疑问,不可能的。
我就谈一点,以前初中历史教科书版本至少有十来种,每个版本教科书侧重点不大一样,具体内容肯定有不一样的地方,现在开始用统一的部编本历史教科书,这样对比下来肯定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大家要不要十几个版本和部编本一一对应去看,然后大惊小怪呢?
当然,我不是说教科书完全没有问题,而是说,很多人从他们质疑的角度来看,质疑的非常业余,不可能说到点子上。这样的话,一群外行利用舆论就会搞一个大新闻。
吴非老师说过一个案例,教科书试用阶段,某地有家长投书报社,质问“高中语文课本为什么没有《荷塘月色》”,教育局立即过问,要求停止试验。——其实那位家长不知道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就在下一模块教科书中,他只翻了五本必修本中的一本,就愤愤不平地写信给报社了,而报纸竟然也刊登了,而“有关部门”竟然也就相信了!每次,谣言一出来,人教社就会有回应,我不相信舆论没有干扰到教科书编写。
而但凡涉及到所谓的民族情感,恐怕就有人觉得这是历史虚无主义或者直接说你不爱国。这种行为是很无耻的,民族情感不需要谎言支撑,爱国也不是因为所谓的博大精深,而是因为从心底里认同这个国家和中华民族。对于学术来说实事求是很重要的,编写教科书也是如此。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感谢阅读,欢迎关注。
能推荐几部童话影视剧吗
《树屋童话》很不错,3岁到10岁的孩子都喜欢看。这部系列动画片曾在2017年获得如同“奥斯卡”和“格莱美”一样重要的电视界最高奖项——艾美奖,被组委会评为“最佳学龄前儿童节目奖”。除了极具艺术性和趣味性的观赏体验,它更是一个对孩子成长有真正意义的“导师”。
它说起来是动画片,其实更像一个讲故事的节目,四个小朋友每天都会到他们的秘密基地——一个可爱的树屋里讲故事,共26集,一集一个故事,这些故事全都来自经典绘本,比如《999个青蛙兄弟大搬家》、《有你真好》、《圣诞火鸡传奇》和《拇指姑娘》等等,孩子看完一集就相当于读完了一本绘本,强烈推荐!
个人推荐以下五部影视童话剧,希望喜欢。
《童话镇》主要讲述了一位有着困扰过去的女性Emma来到缅因州的一个充满魔法的小镇上,遇到各种神奇经历的冒险故事。
《白雪公主之魔镜魔镜》影片讲述了成为孤儿的白雪公主被皇后篡夺王位并幽禁在城堡里。然而,却因外国王子被其美貌吸引而被皇后赶进了幽暗森林。最后在小矮人的帮助下成长为一个勇敢的女性并夺回属于自己的一切。
《白雪公主与猎人》影片讲述了白雪公主和猎人的故事。原版童话中,猎人不过是皇后派去杀掉白雪公主的男子,最终他却心软放掉了公主,因此才引发了后面我们所熟知的故事。
《灰姑娘》影片讲述了灰姑娘母亲、父亲相继去世,继母和其女儿们对她百般折磨,但灰姑娘得到魔法相助,成为王子意中人的故事。
《爱丽丝梦游仙境》影片讲述了爱丽丝为了拯救挚友疯帽子而重返仙境,她与白皇后及一群老朋友一起,展开了一段璀璨华美、永生难忘的奇幻冒险。